當美國大選的硝煙彌漫之際,兩位美國宇航員的太空之旅成為了另一場無聲的較量。被困于國際空間站一個多月,他們不僅見證了地球上的政治風云變幻,也親歷了美國航天業(yè)的微妙轉折。
近日,美國航天局(NASA)召開媒體電話會議,宇航員們表達出對波音“星際客機”飛船的信心,相信它能將他們安全送返家園。然而,地面測試數據的分析結果尚未明朗,返航的具體日期成了一個謎。
官方解釋稱,延遲是為了深入研究飛船的氦氣泄漏及姿態(tài)推進器故障,但外界猜測,這或許是波音為維護自身聲譽的一場博弈。
馬斯克的SpaceX曾主動提出,愿用“龍飛船”接兩位宇航員回國,凸顯了私營航天企業(yè)在技術上的自信。
星際線飛船的電池續(xù)航限制也加劇了緊迫感——正常情況下僅能支持45天,即使啟用備用電源也不過90天。
隨著宇航員在軌時間的延長,他們甚至開始借用俄羅斯同行的食物儲備。
NASA透露,已有替代方案準備就緒,包括8月中旬的龍飛船宇航員輪換任務,或是派遣一艘新龍飛船直接接回兩人。
盡管NASA目前堅定支持波音,但內部對于飛船故障的真實情況及其處理方式的質疑聲浪漸高。
無論宇航員最終如何返航,波音公司的聲譽已遭受重創(chuàng),NASA的“親兒子”光環(huán)褪色。
2025-07-14 16:00: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