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軍事觀察 > 正文

福建艦進度神速,要給下一艘航母騰地?

今年兩會期間,在香港商報記者密集的采訪下,中國海軍政治委員袁華智上將回應了外界的關切。他首先表示,中國在航母建造期間沒有遇到技術瓶頸,再者004號航母是否會采用核動力系統(tǒng),袁華智回答說“很快會公布”。這段簡短的表述,引發(fā)外界高度關注,認為004號航母已在建造階段,且還會采用核動力系統(tǒng)。

然而袁華智上將的另一段表述就更有意思,他在接受香港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中國建造航母與美國沒有關系(主要指中國海軍不會同美海軍展開競賽式的攀比),且“航母肯定要去得遠一點”。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,中國海軍在已經擁有3艘航母,即將迎來第4艘航母的情況下,戰(zhàn)略需求會適時做出調整。

既然中國海軍戰(zhàn)略會有所變化,那么決定004號航母是否會采用核動力系統(tǒng)的另一個關鍵因素,就落在了核反應堆技術頭上。談及這一點,坊間更傾向于早年間問世的“玲瓏一號”核反應堆。“玲瓏一號”是我國在已有的軍用壓水反應堆基礎上研發(fā)出的小型模塊化反應堆,單堆電功率達125兆瓦,2臺即可獲得240000馬力的總功率。

接近“尼米茲”級配備的2臺A4W反應堆260000馬力的總功率,即便與“福特”級的2臺A1B反應堆280000馬力的總功率相比也不見得有多落后,且因小型化這一因素,使得“玲瓏一號”還具備部署靈活這一優(yōu)勢。既然如此,“玲瓏一號”又為何沒有登上福建艦呢?

原因很簡單,“玲瓏一號”的核燃料豐度僅有3%,平均每隔2~3年就要重新補充核燃料,也就是接受所謂的“換料大修”。這是工期動輒幾十個月的大型工程,如果我國的核航母均以此為動力,在航率可謂是不可想象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,航母每進行一次“換料大修”,客觀上都會對航母結構造成傷害,從而影響全壽命周期。

與之相比,“福特”級的A1B反應堆的核燃料豐度達到了60%以上,理論上在其50年的完整壽命周期內無需再補充核燃料。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,“玲瓏一號”無法登上福建艦也就情有可原,但它又為我國研發(fā)航母專用核反應堆提供了幫助,所以同樣要給予肯定。

“Meta-Defense”網站在報道中的表述的確很對,況且核動力航母和常規(guī)動力航母(單艦對比)在艦載機數(shù)量、出動率、防護能力及作戰(zhàn)效能方面基本持平,且核動力航母全壽命周期成本高、可部署時間相比常規(guī)動力航母要短,至于維護大修則更為復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