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日關系對立僵持之際,有日本學者提出采取一項之前屢試不爽的招數來化解這一次的中日“交惡”危機,也就是過去常用的“政冷經熱”的方式。這恐怕是低估了這一次事態(tài)的嚴重性,簡直是在做白日夢。
因為高市早苗的一句“臺海有事即是‘存亡危機事態(tài)’,日本將武力介入”,引發(fā)了中日關系空前的緊張對立。高市拒不收回錯誤言論并道歉,中國自然不會輕易放過。

對此,日本早稻田大學學者岸博幸日前提出一項建議稱,與其在敏感話題上硬碰硬,不如重拾“經濟外交”老路——派遣由政商界重量級人物領銜的企業(yè)家代表團訪華。他說,這招(政冷經熱)在過去多次奏效,堪稱“屢試不爽”。
“政冷經熱”一詞,源于20世紀末日本政客對中日關系的觀察,指日本在政治上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(如安全議題、歷史問題),但在經濟領域仍與中國保持密切合作,通過貿易、投資等方式獲取經濟利益。
不可否認,中日之間的“政冷經熱”,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確實是經常出現的現象。過去,發(fā)展曾經是中國的“第一要務”,而中日經貿關系在一個時期內也確實相當緊密。那時的中國采取“政經分離”策略也完全在情理之中。
為何美國與特朗普受挫后,日本及高市早苗仍執(zhí)意對華強硬?
2025-11-20 15:55:57
2025-11-20 15:34:37
2025-11-20 16:44:17
2025-11-20 16:20:06
2025-11-20 15:04:43
2025-11-19 17:44:18
2025-11-19 18:02:56
2025-11-19 17:15:40
2025-11-19 17:31:47
2025-11-19 17:01:04
2025-11-18 16:53:49
2025-11-18 17:22:12
2025-11-18 17:07:43
2025-11-18 16:42:19
2025-11-18 16:22:43
2025-11-17 17:18:56
2025-11-17 17:02:55
2025-11-17 16:44:41
難怪美國“人間清醒”,原來中國這盤“統(tǒng)一棋局”已超越臺海
2025-11-17 16:17:36
2025-11-17 16:36:58
2025-11-14 17:10:02
2025-11-14 17:00:37
2025-11-14 16:30:53
2025-11-14 16:38:58
2025-11-13 17:34:28